进博会上走红的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 今天完成上海首例手术
这得有多少经济损失呀?但我还是坚持要做这个手术。”56岁律师凌先生开玩笑说。
12月18日上午,在经过了一年的临床研究后,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完成上海首例、全国首批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。这标志着瑞金医院心内科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。
手术现场
澎湃新闻记者从瑞金医院获悉,凌先生入院时被诊断为“窦性停搏”,反复头晕甚至还有晕厥的状况,更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四五秒的心脏停跳。这些异常情况已经对凌先生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,对记忆力也产生影响。安装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。
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,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Micra在首届进博会上一亮相便成为“明星展品”,于2019年6月获斗地主达人批在国内上市。
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教授团队经过术前缜密诊疗方案分析,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后,12月18日上午,将凌先生的愿望转为了现实。
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
整场手术仅用了30分钟,在局部麻醉以后,吴立群及团队医生潘文麒、林长坚和凌天佑通过股静脉穿刺,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,手术非常成功。
此时,患者杨女士早已在手术室门口等待多时,她也是国内首批选择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。
“我老公是做电视新闻的,和我聊起这款无导线博雅斗地主起搏器,又看到了进博会上的相关报道,于是就找到吴主任了解情况,觉得很好便决定装这个。”杨女士说。
看到凌先生被推出手术室时平静的神情,以及听到了手术非常成功的消息,杨女士惴惴不安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一些。
她的症状与凌先生有些相似,在2018年已经做过二尖瓣成形术、三尖瓣成形术以及房颤消融术,但术后依然存在阵发性心悸症状,也就是所谓的“快慢综合征”。
从等候座位上站起,杨女士稍许平复心情,坦然走进了手术室。
术后5小时左右,杨女士说,自己几乎没有任何不适,上午抗生素输液完成后,便只需静养,观察一至两天后就可以出院了。
转载请注明转载地址:“/huangjin/20210106/9162.html ”。